(一)博士生申请课程认定的时间
请2019和2020级博士生于2020年9月11日上午9:00至9月14日下午18:00登录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提交认定申请 (校内网址:http://gsmis.buaa.edu.cn, 校外网址:https://gsmis.e1.buaa.edu.cn)。
(二)博士生课程认定须知
1. 在进行课程认定之前,请仔细阅读《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研究生课程及学分认定实施细则(试行)》文件。
2. 博士生的课程及学分认定,是将近五年内选修的硕士阶段课程,认定成本人博士阶段培养方案中尚未修读的课程(类)。通过课程认定后的目标课程成绩记录为“T”,不参与GPA计算。
3. 申请认定的学生范围为2019年及以后入学的博士生(直博生除外)。2019级博士生课程认定去年是采用线下纸质方式认定;为了将去年的认定结果录入新的信息管理系统,现在需根据本人原线下审核通过的纸质申请表,在新的信息管理系统中重新提交认定申请。
4. 不同类型博士生的操作流程
(1)对于硕博连读的学术型博士生:首先需要选择所适用的培养方案(“直博式培养方案”或“分阶段式培养方案”),系统中默认选择直博式培养方案;如果按照默认方式培养,则无需进行培养方案的选择和课程认定操作;如果选择分阶段式培养方案,则需进行课程认定申请。
(2)对于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普通博士生,无需进行培养方案选择步骤(系统默认培养方案为普博培养方案),可直接进行课程认定申请。
(3)对于硕博连读的工程博士生,默认选择分阶段方式进行培养,可直接进行课程认定申请。
5. 关于硕博连读生按直博式培养、分阶段式培养的说明:
培养方式 |
执行的 培养方案 |
原硕士阶段课程 认定方式 |
课程成绩 记录方式 |
学分要求 |
直博式 |
直博或硕博连读培养方案 |
将所有课程与博士培养方案进行对应(开题报告除外),未在博士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的学分计入博士生培养总学分。 不需要进行课程认定操作。 |
原始成绩 |
应满足直博 / 硕博连读培养方案要求 |
分阶段式 (硕士+博士) |
普博培养方案 |
可根据需要 申请课程认定 |
T (转换成绩) |
需同时满足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课程学分要求(普博培养方案中的要求应全部满足)。 硕士阶段学分与博士阶段实际选修学分(不含博士阶段通过课程认定所获学分)之和不低于本学科直博生总学分的最低要求。专业型博士生参照上述标准执行。 |
硕士为学术型: 不要求硕士开题报告。 |
硕士为专业型: 不要求硕士开题报告和专业实习。如果硕士培养方案设置了专业实验课程,应满足专业实验的要求。 |
6. 对于学术型硕博连读研究生,选择“直博式”或者“分阶段式”培养的参考建议如下(具体地,需要根据直博/硕博连读和普通博士的培养方案,并结合自身的需求做出选择)。
转博时间 |
是否已获得 硕士学位 |
是否已满足硕士阶段 课程学分要求 |
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 是否跨一级学科 |
建议的培养方式 (仅供参考) |
硕士1年级 |
否 |
否 |
|
直博式 |
硕士2年级 |
否 |
是 |
|
分阶段式 / 直博式 |
硕士3年级 |
是 |
是 |
|
分阶段式 |
|
|
是 |
是 |
分阶段式 |
7. 各类博士研究生可申请认定的目标课程的范围、认定方式及学分上限如下表所示。其中,核心课主要采用课程认定方式;个别培养方案的核心课使用含X的课程类表示,则需要采用课程类认定方式。
申请认定的博士研究生类型 |
目标课程范围 |
认定方式 |
目标学分上限 |
学术型 |
普通博士生 |
基础及学科理论核心课、 专业理论核心课 |
课程(类)认定 |
≤6 |
分阶段培养的硕博连读生 (非跨学科) |
分阶段培养的硕博连读生 (跨一级学科) |
基础及学科理论核心课、 专业理论核心课 |
课程(类)认定 |
≤10 |
≤6 |
跨学院并跨一级学科课 (限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) |
课程类认定 |
≤4 |
专业型 |
普通博士生 |
基础及专业理论核心课、 专业技术核心课 (应为培养方案中列出的课程) |
课程(类)认定 |
≤6 |
分阶段培养的硕博连读生 |
8. 原则上,提交课程认定申请并通过审批后,该课程认定申请(包括在认定过程中所选择的培养方案)不允许再进行修改。
9. 对于硕士阶段所修课程,只有当其存在对应的同质课程时,才会显示在课程认定界面中;否则,将无法申请认定。
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培养处
2020年9月10日
【附件】:
博士生课程认定操作手册.pdf